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迷思

日期 2013年12月04日 16:40:00 | 分類: 標準化測驗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將於今年12月3日公布2012年PISA成績,並將於12月6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工會大廈(ITUH)與國際教育組織(EI)共同舉辦「2013 PI SA成績結果發表特別會議」,本會亦將派代表出席會議。

各界重視PISA成績,雖未必是我們樂見,但是PISA成績結果在引導臺灣的教育方向,值得大家關注,在2012年PISA結果出爐前,本會專業發展中心特地針對PISA撰寫專文提供大家進一步的思考圖像。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迷思

全教總專業發展中心  陳崇弘

前言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結果與應用經常引起不同觀點、不同學派的學者的爭論,我們必須瞭解這類大型國際性測驗之節國解釋與推論是有其限制、國際比較借用力量的問題、社會及官員對於評量表現排序的迷思,值得加以探討。以下歸納出國內外學者提出對於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爭議,分述如下:


一、 優勢文化國家主導評量計畫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是由文化資本優勢的國家所主導,質疑者認為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藉由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傳達經及資本優勢國家對於課程與教學設計的主流概念,其背後的目的在於為這些經濟及資本優勢國家提供服務( Andere , 2008)。此風氣將使許多國家依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設計理念做為課程規劃及教育改革的標的,無形中將導入西方文化的價值觀,使各國教育目標逐漸與這些經濟及資本優勢的國家趨於一致,最後犧牲各國本土文化對課程自主性的掌握(江芳盛、李懿芳,2009)。因此我們必須重新省思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意義與必要性。

一、 過度聯結國家教育政策

    部分學者對於評量結果推論各國教育變相的因果關係產生懷疑,透過將學生成就、學校努力與國家政策透過問卷中有限的變項資料,試圖解是其因果關係並做出過度連結,而對於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之資料能否有效解釋教育變項間的因果關係持懷疑的態度。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往往忽略了教育的不可預測性以及教育情境的開放性是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很難就單一便向來解釋,如學校教育結構、社會階層及多樣性(Hopmann & Brinek, 2007)。若要以因果關係來推論,就需要更嚴謹的資料來支持。以我國為例,2006PISA報告出爐時,政府單位宣成我國學生表現傑出,足以顯示我國在科學及數學教育改革成效卓著(李文儀,2007)。 

二、 世界各國群起仿效

    對於表現優異的國家總會引起各國的高度專注,而紛紛前去取經,如芬蘭經驗。某些學者及政府官員大力支持國際學生評量計畫結果對各國教育政策的借用力量(lending power),希望透過資料分析,尋求教育通則的建立,對全球教育系統指引方向(Baker & LeTendre, 2005)。各國教育系統或政策依循各自的文化脈絡建構而成,對於不同文化國家的教育政策、過程及實務進行比較分析將衍生出許多問題,因此這類國際學生評量測驗能提供給國家的借用力量其實是有限的,例如傾向集權或分權的國家之中都有測驗結果良好的國家( Andere , 2008)

三、 全球大聯考效應逐漸產生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逐漸受到全球各國重視,2012年有68個經濟體參與測驗,涵蓋全球約87%的世界經濟體,已有超過一百萬名全世界的中學生都接受過評量。世界各國對於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高度參與,雖可豐富資料庫的建制,但亦有學者擔心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會不會成為一種類全球性大型聯考,每3年評量1次,以各國測驗排序結果來評斷其教育成效或表現的重要指標(江芳盛、李懿芳,2009)。大眾對於國際學生評量測驗結果,很容易直接以分數或排行,加以判斷國家的教育是否成功有效,比如社會普遍關心臺灣學生的表現在全球的排名,遠遠超過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所要傳遞的內涵及意義。

四、 官方對於評量解讀謬誤

    從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來看,係屬於「低壓力評量」(Low-stakes assessment),它提供了各國教育政策的參考;反觀「高壓力評量」(High-stakes assessment),其表現好壞接受獎賞與制裁。已走入歷史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雖設計之初標榜「基本學力」的精神,但它的功能仍脫離不了考試、選擇學校的功能,而失去了原本屬於低壓力的評量,變成了高壓力評量。高壓力評量的負面結果,如:教師測驗內容毀壞相關指標;窄化教學內容與技巧;擴大教育機會的差距;增加教育決策的中央化、降低教師專業化(張富鈿,2001)。日前有消息指出,臺北市教育局原本預定明年(2013)基北區特色招生考試內容為「類PISA考題」,經議員連署而暫緩實施(陳雅芃,2013),顯見教育官員對於國際學生能力評量的內容與計畫本質瞭解不足,在此謬誤之下差一點做出錯誤的政策。一味地仿效題型而植入入學考試制度之中,一方面,無助於紓解學生考試壓力;另一方面,在此高壓力評量下無法測出學生高層次的能力,如:創造思考或個人想法的闡述。

結語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應回歸計畫本質,長期追蹤學生表現測驗,對於分析與比較不同時期我國學生能力素養的變化,提供具有意義的訊息,亦可供國人瞭解國際上認為未來生活所需的關鍵能力。不應過度解釋評量排序及分數,應瞭解計畫背後蘊含的意義與本質,我國教育是否應全面複製?或進行適當調整,加入本土文化內含是我們必須深思的課題。

參考文獻

李文儀(2007)建構數學 讓學生變笨?數學能力  我全球第一。自由時報電子報。2013122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ec/5/today-t1.htm

江芳盛、李懿芳(2009)。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試題特色分析及其對我國教育之啟示。國際學生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7,27-50

張富鈿(2001)OECD國際性學生評量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83,28-43

陳雅芃(2013)北市議員連署 暫緩考類PISA。聯合新聞網。2013122日, 

    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0062&kdid ">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0062&kdid=AR10&r=9

Andere, E. (2008).The lending power of PISA: League tables and best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Baker, D. P., & LeTendre, G. K. (2005). National differences, global similarities:

            World culture and the future of schooling.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mann, S. T., Brink, G. & Retzl, M. (2007). PISA according to PISA─ Does PISA keep

              what it promises? LIT Verlag: Berlin and Vienna.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新竹縣教師會
http://www.hcceiu.org.tw

The URL for this story is:
http://www.hcceiu.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