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黑手管理退撫基金破產註定是退撫基金的命運全國退休教師聯盟 
從政府起心動念要破壞身為雇主應有的誠信,片面毀約背信地搶奪公教人員被政府強收、強管的退休金開始,無能管理基金的銓敘部就展現恥度無下限的作為,積極地跳出來用「退撫基金會破產」這種極度不負責任的言行作為對公教進行情緒勒索,挑撥世代和族群;甚而欺騙全國勞工朋友說國家財政都是被公教領光的,這就是無能者想卸責的無恥嘴臉!對此,全國退休教師聯盟再次強調,真正要為退撫基金破產負100%責任的,就是政府,就是強搶退撫基金管理權不放的銓敘部;無能管理卻硬是強搶管理權的銓敘部,難道還不應該向全體在職和退休的公教人員謝罪?! 隨著公教退休金被大砍一刀後,還每年逐步遞減,加上連續好幾年嚴重的通膨,讓公教群體共同認為應該推動停止退休金逐年遞減,以維護基本的養老所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不僅不自我檢討,還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將退撫基金破產的黑鍋丟給公教人員;最該負責的銓敘部又立即抬出「退撫基金會破產」的一貫言行,來情勒全國受僱者;這種不要臉的程度,在國際間真是罕見。 我國的退撫基金成立於1995年(民國84年),在此之前,已有加拿大、美國、荷蘭、智利、、、等許多國家進行退休金改革成功。 這些國家在退休金改革成功之前,就已經推行確定給付的退休制度,也早在我國實施退撫新制之前,就已經發現政府管理退休金是導致退休金不足,無法持續的關鍵。 為了社會穩定,為了讓退休金能履約,這些國家的改革步驟基本相當一致: 一、政府扛起退休金不足的所有責任,也就是概括承受基金管理者的責任。 二、將退休金管理私有化,政府只監督不管理。 三、實施確定給付制的退休基金,其長期投資績效的設定大部份以名義收益率 7%(含通膨率)或實質收益率4.5%(不含通膨率)為標準。 讓我們以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和智利政府為例,瞭解他們如何「扛下退休金不足的責任」。 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Ontario Teacher Pension Plan, 簡稱OTPP)成立之初,由安大略省政府管理。當其狀況出現破產危機,但財政尚未惡化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時,安大略省政府在1990年退出基金管理,將基金公司化,然後,在調高提撥率的同時,政府也同步撥補資金到OTPP,積極要求投資收益率要達標。 經過安大略政府退出退休金管理,政府逐年撥補增加投資本金,投資收益強烈提升下,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在1997年就脫離破產危機。 根據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2024年年報,該退休基金的提存比率為110%,也就是資金水位已滿溢,基金來源將近80%來自投資,10年的年化收益率為7.4%,自成立起到2024年的年化收率為9.3%。 
智利政府的做法與安大略不同。 該國在1980年前也推行確定給付制退休金,但是,由於政府管理不當,退休基金也面臨破產。於是,智利政府直接將舊退休制度在1980年切斷:1980年前加入退休計劃者,給付不變,政府概括承受。1980年後,則開始新制度,採確定提撥制。而確定提撥制的經營則交給外部金融投資機構辦理,政府只負責監督。 反觀我國退撫基金,成立時為1995年,遠遠晚於這些改革成功的國家;但是,我國政府仍強行掌握退撫基金的管理權,在其無能管理、不善經營的過程中,不僅一再踩退休基金經營紅線:故自民國85年到104年,投資績效只有2.76%,低於國際標準的7%。除了投資績效極度不彰,黑箱作業、弊案不斷屢屢為國際所詬病;如此惡劣的管理導致退撫基金在民國104年12月底時,總資產僅有5千7百多億元。 若退撫基金自成立起,就像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一般,投資收益率能達到7%,在公教人員一毛不減的情況下,退撫基金於104年的總資產應該可在一兆以上,也就是當時104年總資產的一倍以上。若再加上近8年退撫基金的投資收益率6.99%所產生的複利效應,目前退撫基金的總資產可能已達兩兆。 請問,銓敘部將退撫基金管理得如此糟糕,是不是該向公教人員謝罪?政府是不是應該仿效OECD國家,概括承受退撫基金不足的所有責任? 最後,全國退休教師聯盟再次強調,自始至終,退撫基金不足的始作俑者都是政府:是政府緊抓退撫基金管理權不放,是政府管理不當造成投資績效低落,是政府管理期間退撫基金投資弊案叢生。 當政府過去將退撫基金管理得如此糟糕不堪,銓敘部部長施能傑還有臉出來用「退撫基金停止逐年遞減」會提早破產來說嘴?!不思長進的部會,該廢就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