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享》 Charles Leadbeater:貧民區裡的教育創新

日期 2014年12月01日 19:00:00 | 分類: 專業成長

《影片分享》

Charles Leadbeater:貧民區裡的教育創新

簡介撰寫  吳南嬿

~~教育以問題做起點而不是填鴨知識;以遊戲做起點,而不是上課。以一個前提做起點,就是要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才有可能真正教導他們~~ Charles Leadbeater

    在21世紀,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許多勞力的工作都會逐漸被機器或電腦取代。問題是學校教育雖然制度化,但是它出現越來越多無法克服的問題,這些問題之所以難以克服,是因為許多地方的學校教育已經被制度(如:課程、教科書、標準化測驗…)綁死,有更多的地方因為教育資源不足,所以,許多貧民區的孩子沒辦法上學。


為 了幫助貧民區的孩子受教育,許多人真是煞費苦心。巴西的羅德里戈‧巴吉歐--巴西第一個擁有筆電的人--在1994年成立了「資訊科技民主化委員會」,將 企業捐贈的電腦送到貧民區的社區中心,讓電腦成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讓學習變有趣。印度的社會改革企業家蘇格塔‧米特拉運用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的本能,再加 上電腦的輔助,孩子就可以透過自我及同儕合作學習。在一百多宗個案研究中可以看到,許多社會企業家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推動貧民區的教育。如果要說他們有什麼 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所推動的教育不僅不同於傳統教育,所使用的原理也與傳統教育大不相同--用吸引而非逼迫。

    Leadbeater認為,教育要改革,不能只著重於體制內創新--也就是學校改革,因為學生受教育的地方不只在學校,也在家庭及社區。義大利著名的瑞吉 歐.艾蜜莉亞提出「家庭學習制度」,這個制度提供教育工作者支持及鼓勵,而傑佛瑞‧堪拿大所推動的「哈林兒童區」更讓人振奮。這個已推動10年的計劃,不 僅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區計劃結合在一起,連「紐約哈林區」約1萬個家庭的文化型態也一起改革。

    總之,現在的學校教育體系是承襲於19世紀俾斯麥所主張的教育模式,這個模式雖然曾發揮它的效用,但是它也容易扼殺想像力,扼殺學習的慾望及自信以及把社會階級分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用全新的思維來思考教育,才可能做出對孩子最有利的教育改革。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新竹縣教師會
http://www.hcceiu.org.tw

The URL for this story is:
http://www.hcceiu.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