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市場化》 從GATS到TISA:高品質教育的新挑戰

日期 2015年05月12日 16:00:00 | 分類: 教育要聞

《教育要聞》--教育市場化

從GATS到TISA:高品質教育的新挑戰

吳南嬿 綜合整理

    在國界逐漸模糊化的全球化時代裡,各國紛紛簽署跨國貿易協定,以期維持其商業競爭力。不過,在跨國貿易協定中,「教育」能否被列入則是一個爭議性的議題,因為教育不只具有經濟功能,它也是人權的一部份。它不只提升社會的公平性,也能讓人民擁有更多的機會。當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打算把教育放進去的時候,就遭到國際教育群體的堅決反對,繼GATS之後,現在又出現另一個跨國性質的服務協定TISA意欲將教育放進去。

    若將教育放進TISA裡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


1、 政府規範國內教育的權力被限縮:由於跨國服務協定是以市場自由化為原則,為了消除「貿易障礙」,所以在協定中會放進限縮政府權力的條款。它主要會限縮各國 的教育規範,如:教師證照、教育機構檢定等,也讓政府不能限制教育機構的獲利程度。這意謂著政府不能規範私立教育機構的各項費用,以及教育人員的薪資待遇 和師資的資格要求。

2、 教育品質難以控管:如第一點所述,由於教師證照、教育機構檢定被視為貿易障礙,所以,對師資或教育品質的要求會被視為對教育機構的刁難。從教育品質的角度 來看,許多營利性質的教育機構往往提供老師較惡劣的工作條件,對教師的資格要求較低或提供較不妥適的教學設備。舉例來說,由跨國教育機構所設立的馬德里歐 洲大學,其學校的講師只有17.6%擁有博士學歷,而西班牙其他的公立大學則有70%的講師擁有博士學歷。以上都反映出若將教育私有化不僅無法提升教育品 質,反而會讓孩子從師資到學習環境都處在不利的狀態。

3、對該國教育發展不利:在發展較緩慢的國家,開放國際性的教育機構會擠壓國內教育機構發展的空間,因為當地的學術機構會無法與跨國機構競爭,進而讓本地的教育機構無法成長茁壯。

   市場化導向的全球化目前已開始讓許多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TISA則是推動教育市場化更強的力量。在這股推力之下,各國教師組織紛紛繃緊神經,因為在 最新的PISA文件中發現挪威、哥倫比亞、紐西蘭和澳洲打算將教育納入其中,這意味著這四個國家已打算撤守公立教育系統這一區塊。這四國的撤守會不會造成 教育私有化的骨牌效應?我國能否堅守教育的人權價值,拒絕將教育放在TISA中?更重要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斷提醒,教育是全球的公共資產,是基本人 權,國家可以為了經濟活動而在基本人權的部份撤守嗎?對嚴重少子化的我國來說,公立教育是唯一能維持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一定教育品質的學習管道,為了保護 我們的下一代,大人必須聯合起來保護教育的公共性質,讓孩子擁有高品質的師資和學習環境,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品質。

資料來源: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From GATS to TISA: New challenges for quality public educati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ions line up to oppose free trade agreement.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新竹縣教師會
http://www.hcceiu.org.tw

The URL for this story is:
http://www.hcceiu.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