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改革》 建立一個能留住老師、讓老師成長並讓老師成功的工作環境

日期 2015年06月04日 18:10:00 | 分類: 教育要聞

《教育要聞》--教育改革

建立一個能留住老師、讓老師成長並讓老師成功的工作環境

吳南嬿 摘要整理

    由於全球化講求競爭力的關係,教育品質日益受到重視。一提到教育品質,人們就不免想到「教師」,強調「教師」在教育品質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然,也不免要提到競爭的好處,於是,教師評鑑、公辦民營學校、標準化測驗等又會成為輿論的焦點。只是,在這些強調教師教學品質的論述中,是否反映出真正的問題呢?有沒有什麼與教學品質相關的重要因素被長期忽略呢?美國布朗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Matthew A. Kraft與布朗大學教育與經濟助理教授John P. Papay發表名為「Developing Workplaces Where Teachers Stay, Improve, And Succeed 」的文章,探討教育環境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希望能讓未來社會在討論教育改革時,能從更多元的角度來看這個教學品質提升的議題。文中重點摘要如下:


    在探討教師教學效能中,我們總認為教師的教學素質是固定的,是不受教學環境影響的。因此,在我們討論教育改革時,往往只看到教師個人,卻忽略整個教育環境背景、校園組織編制效能、以及優質的校園文化與職場安全對教師教學的影響,以致於教育環境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經常避而不談。事實上,當老師在一個具支持性高的教育環境中工作時,他不僅在教室待的時間較長,專業成長的速度也遠比那些在支持性低的教育環境裡工作的老師迅速。在這裡所謂的「支持性」指的不是設備的好壞,而是教育環境中的同事關係與合作程度、學校教育主管的教育熱忱,以及學生在學業及行為上的表現。

    教育環境與教師離職率及教師專業成長的關係為何呢?研究顯示,許多弱勢區域的老師流動率高,不是因為當地的孩子不好教,而是工作環境不佳。許多老師指出,工作環境的良莠是老師決定是否留在該校的主要因素。在教師專業成長的部份,研究指出,在支持性高的教育環境裡,老師專業成長速度較快。至於何謂「支持性高」的教育環境,作者用了六個標準來測量:秩序與紀律、同事合作機會、支持教師的校長領導風格、有效能的專業成長、能彼此信任的校園文化、以及一個公平且能提供有意義回饋的教師評鑑制度。

    更重要的是,校長在這個議題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他們是能建構組織支持系統及建構校園文化的人。所以,政府在聘雇校長時應考量的能力有:能辨識組織弱點、能建立支持教師及學生的學校制度、能激起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提昇教與學的環境。

    從Kraft與Papay的這篇文章可以知道,長期以來許多國家的教育改革不彰不是沒有道理的。以美國為例,過度強調教育績效及標準化測驗的結果,反而造 成弊端不斷。以我國為例,在教育改革的相關文件中對於教育環境的探討(如: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十分缺乏,在教育問題的診斷上往往沒有對症下藥,引發爭議不斷。在偏鄉師資匱乏的部份,過去往往圍繞在把老師「綁」幾年,卻鮮少探討老師為何想離開,是否有提供一個讓老師捨不得離開的工作環境。希望透過這個研究,增加我們在教育改革的廣度,才能考慮的更為周全,讓教育改革成功的機率更高。

 

參考資料:

Matthew A. Kraft & John P. Papay,Developing Workplaces Where Teachers Stay, Improve, And Succeed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新竹縣教師會
http://www.hcceiu.org.tw

The URL for this story is:
http://www.hcceiu.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