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孩子成功—家庭教育的成功關鍵
作者 hcceiu 於 2024年02月24日 11:10:00 (76 次閱讀)

幫助孩子成功—家庭教育的成功關鍵

吳南嬿 撰

近幾年來,由於社會風氣的大幅改變,核心家庭(註1)及單親家庭的遽增,公立學校面對越來越多行為偏差的學生與寵溺孩子的恐龍家長。

這樣的改變,造成孩子就學環境安全飽受威脅,如果政府再不對家庭教育下猛藥,恐怕日後公立學校不僅難以招到好老師,大部份的家長只要能力許可,也會紛紛將孩子轉入私校就讀,於是,公立學校將淪為三流甚至四流學校,教育階級化也將日益固化。



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

對於「好」的家庭教育之認定,可能眾說分歧。但是,從許多教育研究成果來看,「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從「幫助孩子成功」做起,也就是說,父母的角色不該是「縱容者」或「過度保護者」,而是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面對挫折及社會化,幫助孩子擁有進入社會後成功的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成功?

幫助孩子成功的方式很多,具體的運作方向有:

一、培養孩子的恆毅力

什麼是「恆毅力」?就是一個人投入某件事情堅持的能力。恆毅力能決定一個人是否一遇到困難就放棄。

舉例來說:

在美國有一對雙生子,我們分別稱呼他們為小玉和小青。這對雙生子在嬰兒時期分別被不同養父母收養。小玉的養母是鋼琴老師,小青的養母對音樂則一竅不通。但這對雙生子長大後,小玉卻連樂譜都不會看,而小青則成為鋼琴演奏家。

為何會如此呢?照理說,小玉應該更有條件成為鋼琴演奏家啊!

這就是兩個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小玉的養母雖然有教小玉彈鋼琴,卻並未堅持要小玉學下去;因此,小玉在學習彈鋼琴方面並沒有發揮恆毅力。

反觀小青的養母,儘管他自己是音樂的門外漢,卻以堅定的態度堅持要小青將鋼琴學好。在這樣的堅持下,小青成為鋼琴演奏家。(註2)

以前,有不少認真的老師會要求沒準時交作業的孩子完成功課,有的甚至在放學後將孩子留在辦公室完成作業。老師這樣的教學行為除了教孩子負責之外,也在幫孩子培養恆毅力;但在教師法惡改後,這類型的老師可能要揹負被家長投訴「霸凌」、「強制罪」,甚而招致失去工作的風險;因此,有越來越多孩子面對「完成作業」這件事,抱持著「只要我不想寫就不寫,老師敢要求我,我就投訴老師,讓老師沒工作」的心態。

請問,由小看大,這樣的孩子能培養出恆毅力嗎?一個「只要我不喜歡就不完成任務」的孩子,未來進入社會能找得到較好的工作嗎?就算自己接專案,成立一人公司,誰敢與這種沒有恆毅力執行任務,沒有責任感的人合作呢?

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不僅要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恆毅力,也要與學校老師合作,才能讓恆毅力成為孩子未來職場競爭力的資產。

二、協助孩子設定努力的人生目標

在現今的社會中,為何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整天無所事事,到處惹事?若觀察這類孩子可以發現,他們多半沒有人生目標。由於沒有人生目標,所以,生活沒有重心。生活沒有重心,時間又那麼多,於是就開始尋求刺激,惹事生非。

如果再觀察這類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是採放任,就是雙手一攤說:「我沒有辦法」或「只要他當個好人就好了。」

但是,家長一旦以這種態度教育孩子,孩子未來當啃老族的機率就非常高。因此,協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並努力達成,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成就感,人生有重心,也能建立孩子的自信。

美國紐澤西州有個藍領家庭。父親名叫唐納.桑頓,14歲就輟學了,母親名叫泰絲,曾短暫讀過南方一所教育學院。簡言之,唐納夫妻的學歷並不高。

他們住的地方也屬於中低階社會階層的社區。這個社區對孩子的期望就是孩子能高中畢業,不惹上麻煩,能到工廠當工人就不錯了。

當唐納被同事嘲笑他生不出男孩時(他有5個女兒,一個養女),他回應:「當我的女兒長大當醫生時,你就笑不出來了。」

當然,唐納不只是說說而已,他將這個人生目標明確傳遞給他的女兒們,讓他的女兒們視他們自己為勇敢的戰士,正在執行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在唐納的教導下,他的女兒們聰明、勤勉,並取得高成就:兩位醫生、一位律師、一位法庭速記員,而且他的養女也走入醫界當護士。(註3)

從唐納的教育案例可以發現,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人生有明確的方向,而不是放任和寵溺。但從唐納女兒的表現也可以看出,他雖然給女兒們訂定的人生方向是當醫生,但也不是沒有給他們調整的空間,所以,他才會有兩個女兒進入法界。

總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對孩子保持高期望,協助他們設定人生目標,同時提供達成目標的相關資源,孩子才能習慣成功,成為人生勝利組的一員。


三、幫孩子選擇優質的同儕

人是群居的動物,而同儕對孩子影響力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與日俱增。因此,幫孩子選擇優質的同儕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研究顯示,孩子在聰明孩子多的班上通常會學得比較多,孩子若生活在犯罪率低的社區也比較不會惹事生非。

對孩子來說,最糟糕的同儕就是會取笑、貶抑正向行為的同儕。若孩子與這樣的同儕為伍,受到這樣的同儕影響,就可能惹上麻煩。看看新北市國中割頸案的那位「乾哥」,若他不是有「乾妹」的教唆,怎麼會年紀輕輕就惹上殺人案呢?

美國猶他州有一位名叫瑪莉安的女士,他有11個孩子,最年長的與最年幼的相差十多歲。當他倒數第二個孩子交了壞朋友,想要輟學時,他火速將那個孩子轉學到大女兒所居住的學區,遠離那些狐朋狗友。後來,那個孩子順利高中畢業並計劃上大學(註4)。


結語

影響孩子人生成功與否的因素很多,家庭、同儕、學校、社區都扮演重要角色,而在這當中,家長的角色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不僅在家庭,也會影響孩子結交的同儕、就讀的學校和所居住的社區。

不過,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能將「幫助孩子成功」作為培育孩子的重點,且在培養出孩子的恆毅力、建立人生目標和協助孩子與好的同儕為伍,三方面齊頭並進,相信孩子踏上成功之路是遲早的事。


註1:核心家庭,也稱為核家庭(英語:Nuclear family),是地球上人類最廣泛的家庭模式,指的是以異性婚姻或同性婚姻為基礎,其父母與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註2:摘自《教養的迷思》第十四章

註3:摘自《教養的迷思》第十四章

註4:摘自《教養的迷思》第十四章

(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分享)

Printer Friendly Page 將這個故事寄給朋友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