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挺師管教權! 生控霸凌求償30萬敗訴 揭「教師自保」關鍵
作者 hcceiu 於 2025年06月24日 19:30:00 (21 次閱讀)

法院挺師管教權!

生控霸凌求償30萬敗訴 揭「教師自保」關鍵

最近,高雄市有一名曾姓國中生在家長陪同下,對導師提起民事訴訟,指控老師損及人格尊嚴、身心健康及受教權,並求償30萬元。



這位老師是直接被家長提起告訴嗎?不是。

曾生先兩度指控導師霸凌他,學校依法組成調查小組後進行調查,並判定曾生所提出的各項指控,不是行為不成立,就是查無事證,因此霸凌不成立。接著,家長便陪同曾生對導師提起民事訴訟

根據報導,學生和家長提出的指控有:

一、利用午休時間約談曾生,導致曾生無法用午餐,因此構成霸凌;

二、老師曾言語羞辱曾生;

三、老師在班群訊息中影射曾生,導致曾生被同儕排擠。

對於上述指控,調查報告除認定第一項指控與事實不符外,第二項及第三項也查無具體事證。

除此之外,老師指出,曾生有言語不當、嘲諷同儕、捉弄同學、排擠身心障礙學生及對同學取不雅綽號等偏差行為,老師一直努力導正其行為,想不到被學生和家長以行政和司法手段追殺

針對此案,高雄地方法院判學生敗訴,因為:

一、老師的優異教學倍受學校肯定;

二、老師本來就有教育及管教的專業自主權;

三、老師為了管理教室秩序,口頭管教學生不僅具有正當性,也沒有涉及任何侮辱或誹謗性字眼,不能因為學生及家長對於輔導管教意見不合,就一律認為老師後續的管理作為是不法行為。

透過此案學生的敗訴,我們可以發現:

一、聲望的力量: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該導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其注重班級秩序與品格教育,已經打下好口碑,使法官判定老師的教學行為產生錨定效應。

二、老師盡心盡力做好教學工作,還是可能因為與家長和學生輔導管教意見不合,而遭遇行政調查和被提出告訴。

三、儘管老師目前算是全身而退,但這期間所受到的身心煎熬對於教學熱情勢必產生重大打擊。

既然教育人員已成為高風險行業,老師該如何自保呢?從此實例中可以看到:

一、建立教學口碑和專業形象。

二、建立校內外的良好人脈。

三、熟稔教學和管教紅線,並做完整紀錄,以備不時之需。

針對第三點,由於相關教育法規眾多,再加上修法變化,建議老師平時多多參加研習時數較多,較貼近教學現場的深度教育法規研習。為何要參加研習時數較多的研習?因為較多的研習時數,講師才能講得較深入。為何要較貼近教學現場?因為並不是懂法律的講師都懂教育現場,瞭解第一線老師的難處和解決之道,並能針對學員的問題提出解答。長期以來,新竹縣教師會每年暑假皆會辦理此類研習,今年也不例外,歡迎老師參加。

隨著教育普及、社會變遷,再加上少子女化,教育工作者的處境日益艱辛,教育早已不是一份安穩的職業。因此,不管你是否為正式老師,只要你決定入教育這一行,就一定要積極充實教育職場相關法規,才不會誤踩紅線,導致工作所得還不足以支付律師費用。

作者:吳南嬿

本文刊登已徵得作者同意

Printer Friendly Page 將這個故事寄給朋友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